“建设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这是不久前发布的《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对宝山区的新定位、新要求。
日前,宝山区召开转型发展推进推介系列专场之“2022年宝山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论坛”,并推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其中尤为亮眼的是宝山区全新发布的“2022年度宝山区绿色低碳十大行动”,主要涉及绿色经济、绿色金融、绿色园区、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建筑、绿色消费、绿色出行和绿色宣传等十大方面,积极鼓励企业和百姓广泛开展、参与和融入绿色低碳生活中。
全方位全角度覆盖“百业”的绿色低碳行动,彰示着这将是这一“工业老区”的整体性、系统性转型。为更好从顶层制度设计中完善统筹绿色发展、绿色生活,“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绿色发展科”也在论坛上同步授牌。
未来,这一全新成立的科室将成为宝山区绿色低碳转型的“中枢大脑”,有力协调统筹散落于各条线、各街镇、各企业中的绿色发展资源,全力推动建设全市绿色低碳转型样板区。
在政府部门机制体制完善外,行业协会联盟的作用也将充分彰显。论坛上,行业内各领域企业还组成“宝山区绿色低碳发展联盟”。
回溯近年来的发展,宝山区的绿色转型一直在路上。在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努力下,区域产业逐渐由“重”变“轻”。传统老工业区,一步步向着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不断前行。未来,依托于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宝山区还将通过打造碳中和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开展各类绿色发展的示范试点,推进节能降碳等抓手,进一步增强资源要素配置效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凸显转型特色功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
随着环上公园建设加速,宝山区生态环境也将不断变优变好。就在最近,一位市民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竟在宝山区吴淞炮台湾国家湿地公园“安家”。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分析,“因为水质好、食物丰富,娃娃鱼才能定居,并越长越大”。“十四五”期间,吴淞、大场等5片楔形绿地还将加快推进前期研究,预计新增超过400公顷的绿地,成为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这些楔形绿地不仅能成为野生动物的栖息场所、迁徙通道,还能调节气候、防洪防灾,并为市民提供休憩的绿色空间。
来源:上海宝山
国盛产投·宝山药谷
与一流的生命科技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共同成长
成为产业发展理想园区
“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作为202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宝山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重点项目、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示范性启动项目,是上海国盛集团“基金+基地+产业+智库”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样板,由上海国盛产业转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园区专项基金投资建设。
总体规划面积约200亩,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一期占地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原创新药”制造,导入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高端生产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