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措施从“健全简约高效的市场准入机制、推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完善服务型市场监管模式”三个方面对服务市场主体措施进行优化升级。
探索企业住所登记创新举措
修订完善《宝山区企业住所登记实施细则》《宝山区集中登记地认定管理办法》,降低企业开办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实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提前验收、全程网办”
对企业入驻生物医药产业园提前实行一次性集中现场验收,通过“一网通办”实现医疗器械经营许可“全程网办”。核发《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从原先4个环节减为3个环节,从原先10个工作日缩短至5个工作日。
实行个体工商户试点集中登记
利用各街镇党群服务中心等社区功能性载体资源,探索实施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拓宽就业渠道。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建立专家“智库”,提前介入做好对接,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指导资料报送、协调审评审批等“全链条”贴身服务,助推创新产品上市。
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推动成立宝山宝智知识产权创新转化研究院,加快宝山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区建设,加速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培育优质企业树立标杆形象
聚焦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等重点产业,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每年至少培育1家“上海品牌”认证组织,2至3项“上海标准”,推动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申报各级标准化试点4至5个。
扩大服务平台辐射效应
发挥市场监管“服务直通站”和宝山区质量服务联盟作用,推动宝山区质量服务联盟借助“宝山园区通”,形成“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矩阵。依托区质量与标准化研究中心,开展企业质量基础调研和评估,全面提升企业质量竞争力。
实施“有温度”的监管执法
研究出台《宝山区关于落实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实施意见》,建立完善容错机制,明确实施不予处罚事项。
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导
加快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示范站(点)、示范区的培育工作,编制《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手册》,保护商业秘密权利人和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
推动药品零售行业跨部门信用监管
制定药品零售企业分类分级评定区级标准,与区医保局共享信息,评选星级药房,助推宝山药品零售行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宝山区市场监管局将加大十条措施的宣传解读,积极推进相关措施落地见效,努力在宝山“北转型”中贡献市场监管新动能。
来源:上海宝山
国盛产投·宝山药谷
与一流的生命科技企业和行业领军人才共同成长
成为产业发展理想园区
“国盛产投·宝山药谷”作为2021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项目、“十四五”期间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项目、宝山区打造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重点项目、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示范性启动项目,是上海国盛集团“基金+基地+产业+智库”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实践样板,由上海国盛产业转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园区专项基金投资建设。
总体规划面积约200亩,总投资约18亿元。其中一期占地约100亩,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原创新药”制造,导入企业总部、研发中心、高端生产以及产业链关键环节。